上周,一封关于比亚迪要求供应商降价邮件,在网上广为流传,该邮件显示:比亚迪要求相关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,从2025年1月1日起降价10%。此邮件一出,迅速在网上引发热议。
次日,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发微博说到星空体育app下载,“与供应商的年度议价,是汽车行业的惯例。我们基于规模化大量采购,对供应商提出降价目标,非强制要求,大家可协商推进。”
我想大部分原因是:汽车零部件厂家近几年,为了配合车企打价格战,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降价,本来价格就已经很低了,或者已经处于微利与亏钱的临界点了,而这次主机厂又要求降价10%,所以很多供应商就一下子炸了。
话是说的这么轻巧,但真要不做了,之前为此投入的成本,又能从哪里找补回来呢?换个主机厂不还是一个样,根本不解决问题。
这个问题的死结在于:在当前情况下,汽车不降价,车子的销量就起不来,销量起不来,就会有被淘汰的风险,而主机厂为了不被淘汰,就不得不降价,而降价得以实现,肯定是汽车零部件厂家配合的结果。而厂家肯配合,一定是该汽车有销量。
说到销量,现在新能源汽车的销量,有谁能够有比亚迪的销量多?所以说,你不做,有的是人做。你不配合,有的是配合的汽车零部件工厂。
另外,从11月25号,特斯拉优惠1万元的市场反应来看,车企进一步降价的可能性会很大。而这次比亚迪发给汽车零部件厂家的这封信,说不定就是为了明年降价做准备的。
虽然汽车零部件厂家,这些年苦降价久矣,也烦透了这种低价内卷,但面对强势的主机厂,根本没有多大的话语权。
更何况主机厂,在让汽车零部件厂家降价的权术上,更是玩得是炉火纯青,你想跳出来,根本不可能。
如“二桃杀三士”的权术:主机厂会把零部件供应商的供货比例,分为ABC三种份额,如:85%、10%、5%,三个月后重新议价,谁的价格低,谁就能拿到更多份额,这时候,原来85%份额的A供应商,肯定会想方设法不让B和C的价格低于自己,不然之前的投入就浪费了,这就让供应商之间,陷入相互厮杀的局面。
像这样的局,汽车零部件厂家怎么破?根本没法破,除非一开始就不入局。但是不入局,又根本不可能。
作为汽车零部件厂家,只有获得了主机厂的配套资质,其他的主机厂才有可能跟你合作。另外,在做汽车后市场时,销售才有底气,产品也更容易获得别人的信任。
所以很多汽车零部件厂家,明知主机配套没多少利润,也还是会前赴后继的抢着做;明知3+6(3个月账期,6个月的承兑)的9个月账期,会被主机厂占用大量的现金流,但也只能被迫接受……
你要问汽车零部件厂家,这主机厂9个月账期,那主机厂9个月账期,那自己工厂的这9个月,也是要买原材料的呀,没钱这该怎么办?
当然,以上的假设都是基于主机厂能按时回款,但要是主机厂不能按时回款,这该怎么办?
俗话说,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,业务也不能只是一种渠道,得多种渠道并行才安全。
我们先来看一下售后市场。目前售后市场的现状是怎么样的呢?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,就是:极度内卷。
不仅销售价格压得很低、而且回款账期也拉得很长。你不仅要给经销商铺货,还要给经销商账期;你不仅得保证他们的利润,还得承诺要无条件退货;你不仅得支持他们搞活动,还得要配合他们跑市场……总之是,干最多的活、操最多的心、却赚着最低的利润。
再来看贴牌代工。这个市场的现状也跟售后市场一样,越来越卷。品牌商跟主机厂一样,通常也会找两到三家的供应商给自己代工,虽然他们没有主机厂那么强势,但他们让厂家降价的方法也玩得很溜,想要从他们身上,赚多少的利润,也基本不可能,毕竟他们是中间商,是赚差价的。
最后再来看外贸市场。从上周参加上海的宝马展,以及本周的上海法兰克福展会的体验来看,这是我历年参加展会以来,人数最多的一届展会,不管是宝马展,还是法兰克福,观众都超级多,不仅是国内的观众多,老外也是。从这个现象来看,国外对本土零部件的需求量还是挺大的。另外再加上中国去年成为了全世界汽车出口大国,做外贸,成为了汽车零部件企业,不得不做的一件事情,而且这个事情,它不是一道选择题,而是一道必答题。必须答对答好,未来才会有出路,也才能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,否则永远处于被别人拿捏的状态。
说到外贸,汽配快车道是一个专为汽车零部件企业提供的:专业的外贸业务管理平台。不仅可以帮助汽车零部件企业,进行快速报价,批量匹配OE号对应的产品价格,自动生成带产品图片的报价单,也可以进行外协流程管理,CRM客户管理等,可以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。